Monday 5 August 2013

蘋果聲色:Middlebrow一詞應該如何中譯?

如果任我來譯,我大概會譯做「在品味上的中產」吧,我想我是這個階層的一分子,而基本上我們這個階層的大事不是期待《一代宗師》,不是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而是對英國電視連續劇《Downton Abbey》的着迷。
上個月詹德隆和他太太Cecilia請我和張敏儀在中環香港會晚膳,我們四個都是愛看電影之人,席間主要話題自然不離古今中外的電影,以我們的年齡和口味,談論的片種也自然集中在「古」與「外」,相信除了詹德隆也沒有多少人記得有部叫《The4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的電影吧。
在香港會這個洋溢着濃厚英國殖民地色彩的環境下,我不期然帶出我已追了三季的《Downton Abbey》作話題,滿以為馬上引來熱烈討論,殊不知我們的主人家一臉不以為然,把話題轉到別處。唉!原來我們的確是處於不同的品味階層,詹德隆顯然對這部在世界很多地區熱播的劇集並不過電。
我說熱播不是指它收視爆燈,但它似乎真的俘虜了一大群「品味中產」人士,對於這個階層,英國貴族確是有着不可擋的魅力。
在香港,以前名牌中學曾經大都有所謂「Eng lit」課程,在那個年代調教出來的名校女生,直至現時一旦談到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仍愛搬出Mr. Darcy、Mr. Heathcliff這些名字而不是甚麼四大天王,當然隨着英國文學一科在中學式微,相信已越來越少人知道這些Jane Austen、Emily Bronte筆下的帥哥了,但不等於對英國的情意結從此消失,特別是英式貴族。其實貴族這個階級在現在社會早已名存實亡,可能正因是買少見少,middlebrow對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階級更是飢不擇食,富過數代的「old money」也一一羅致列入心目中的貴族行列了,而《Downton Abbey》開宗明義是講lords& ladies,怎不為趨之若鶩!
《Downton Abbey》骨子裏其實只是一部言情劇,談不上甚麼深度,但它的創作人Julian Fellowes很用心去鋪排情節、刻劃角色、揣度對白,而且緊貼歷史,從開場報章頭條刊登的鐵達尼號沉沒開始,經過電燈電話的使用、婦女爭取投票權、愛爾蘭爭取獨立、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感冒等大事件都一一與劇情結合,眾多角色亦兼顧了社會上中下各階層,從有銜頭的貴族到醫生律師專業人士到新發彩的商賈到為富人打工的僕人個個都有戲,如果仔細看,甚至僕人與僕人、貴族與貴族之間都有更精細及微妙的次階層分野,就是這些一絲不苟的細節令到此劇閃爍出一分精緻典雅的光芒。
當然視覺包裝也是不可缺的一環,而它確是做到美輪美奐,賞心悅目,那些貴族排場,以及僕人職責和分工的仔細都令人大開眼界,加上節奏明快,支線繁多,即使未必條條線都合你的口味,但像一頓豐富的自助餐,怎麼都會找到合胃口的。
最重要的是製作人抓到了middlebrow的心態,當我們惡補了一兩集,很容易就飄飄然,把這部劇當正是我們的集體回憶,甚至不期然嘲笑劇中男主角Matthew的中產母親大鄉里唔識嘢,讓我們有機會一嘗貴族的優越感。怪不得《Downton Abbey》在尋常家如此受落了。
剛才我提及和詹德隆在香港會那個飯敍其實仍未講完,他對《Downton Abbey》似乎不願置評之餘,還從包中拿出一張光碟,說我應該看這部《》的先驅《The Shooting Party》。
這部名演員James Mason的遺作,講述某個周末一位英國貴族邀請一群他的好友到他鄉間大宅,男的進行他們的紳士運動──狩獵,女的優閒地聊天八卦,完全不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危在旦夕,他們當中將會有人戰死沙場,即使沒有上前線,他們的階級亦將逐漸被取代、沒落,像這種周末狩獵的生活方式也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是一種很宿命,很doomed的調子,一首貴族的輓歌,詹德隆在此時此刻推介如此沉重的電影,是不是對現時我們的政治環境氣氛的回應呢?在席間他不是有提到一位立法會議員曾經在一間國貨公司的絲襪部任售貨員嗎?

14/Jan/2013
《蘋果 副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