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June 2009

圖 片


picture credit: 《蘋果日報》

Sunday 14 June 2009

那一籃子的

深深淺淺的咖啡色,以柳條編織成的竹籃,長十九吋,寬十一吋,高十吋,沉甸甸的,打開來,嘩,淺黃色帶綠色啤梨形的大南瓜、六條飽滿的玉米、深綠色的長形青 椒、還有一串串連綿在枝幹上的毛豆、幾條深紫色的茄子、一袋芒果,大大小小、黃中帶桃紅、長可捲成圈的兩大把長杠豆,豐富的蔬果還帶着泥土與陽光雨露的氣 息,就這樣彌漫了這整個空間,先讓座上客試吃了芒果,清甜中帶着微酸,是不嗜甜的我一向喜歡的味道,那果核只是薄薄的一片,分甘同味的幾個人一致叫好後竟 伸手再要呢。

收工後,啄磨着,今天的晚餐有着落了,就從這一籃子中取材吧。毛豆洗淨後,以針刺孔,放入沸騰的加了粗鹽的滾水中,熄火,是健康又美 味的開胃前菜,一度養生人士的心得:每天至少吃十串毛豆。玉米鮮嫩,隔水蒸一刻鐘已足夠,長杠豆用大量的長葱烹烤之,那是葱烤鯽魚的做法,加老抽,冰糖, 蓋鍋之後以文火慢炙之,起鍋時加一點麻油與陳醋,至於紫色的茄子,剖開兩邊,葱花,麻油,洒一把柴魚絲,略蒸之即可。啊,這些都是媽媽菜啊,是記憶中無窮 的回味,今天的我,在嘗遍人間不少美食之後,最想重拾的正是這家常風味,只有在這週末的小小廚房備起一人晚餐時,才又重溫起母親撚手小菜的功夫,她老人家 一向把粗菜細做的風格,今晚在這裡重現,也算是一種對她紀念吧。而今晚,一向肉食者的我,主食是玉米,副食正是上述這幾道素菜,又有青椒切成細絲蘸醬油, 增添辛辣之氣,更覺神清氣爽,這一籃子,落在我手中,只能是這樣,若是到了有食緣的黃双如手上,到了才女林文月手上,將會是怎樣的一種局面呢?

南 瓜是主題,心想着明日又天涯,可以讓它在三 A的飯局中湊湊熱鬧,廣東菜的餐館中該點不到南瓜八寶飯吧,若是上海館帶了去,怕不被下逐客令,於是備齊了各種佐料,小紅棗,蓮子,桂花,小紅豆,糯米紅 米,浸水過夜,美麗的星期天,開始泡製起這一道甜品來,剖開這葫形南瓜,取出瓜子挖出瓜肉,分而煮之,又合而為一,從煮到蒸,又蒸又煮,不敢假手家務助 理,三 A中的靄敏與狄嘉都嗜甜,不愁沒銷路,阿鞍則不知她口味,只知此時此刻,她吃什麼也覺得甜吧。有分享才有快樂,駱友梅也許料不到她這一籃子的蔬菜瓜果送得 其時,這麼多人能夠分享她那遠在深圳的果園中所傳出來的豐收消息,也吃到一般都市人不常吃到的新鮮有機瓜果。
三 A宴的座上客張敏儀,席散後竟獨自驅車上山,連夜的把我特備的另一份南瓜八寶飯送到駱友梅府上去,真要對她說一聲可人兒勞駕你了。
好了,望着那美麗的空竹籃,心卻滿滿的;是意外的驚喜,是不勞而獲的慚愧,也是大功告成的欣慰,這籃子,好食唔好嘥,在復古潮中鄉土得來毫不失禮,提出提入的豈不是又特別又時髦,可以成為身上唯一的潮流標誌呢。



2009-06-14

《蘋果副刊》蔣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