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1 December 2006

  昨日說痴,今天說餓。痴,其實也是一種永不飽足,只是一般人,以有涯追無涯,殆矣,而癡人因為由心而發、隨性而行,在無止盡的追求中,卻獲得了力量。

  更基本的,是有飢餓的感覺。我說的當然不是吞進肚裡的食物,而是精神食糧。我不敢說自己是書癡,但多年來都一直愛書、愛電影,最初就是有一種不知由何而來的飢餓,也許是自感靈魂的蒼白,知道蒼白,便希冀填上色彩,有了飢餓,便有了追求。

數月前《號外》訪問了張敏儀,訪問中有一段話,印象深刻。記者說到內地的年輕人比香港年輕人看得更多,張敏儀說:「如果單看他們對藝術文學電影的認知,他們真的好叻。他們上網的風氣非常厲害,就如我們六十年代的Hungry。現在香港的年輕人不再飢餓。」

  香港的年輕人不再飢餓?這幾年來游走於不同大學講學,我經常有這個疑惑。文友洛楓一次在講座中說,她在一堂課說好講一篇卡夫卡小說,結果來的同學沒有一個看過,氣煞。指定讀本不看,額外的,就更休想了。

走入博客世界,你會看到,內地年輕人吸收文學、藝術,真的如飢似渴;雖說盜版、BT 有違知識產權,但拜這些渠道,他們接觸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不是厚彼薄此,但這方面,香港年輕人與內地年輕人一比,高下立見。

  是的,關鍵在於飢餓。有飢餓所以有追求。但飢餓其實是一種感覺,不感到飢餓的,不一定是肚子滿了,而只是,喪失了飢餓的感覺。你說填鴨教育不好,但你不填的話,鴨子不一定懂得找食。魚不知飽而鴨不知餓。



11/dec/2006

《香港經濟日報》潘國靈